请百度搜索M600标准版通用PC站关键词找到我们! 上海致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网址: zhijunasset.com

行业信息

FOF如何考察私募基金

文字:[大][中][小] 2016-6-20    浏览次数:6234    

       国内私募市场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私募基金数量超过了27000只,鱼龙混杂。我们应该怎么去挑选一只“好”的私募基金?到底什么样的私募基金才是“好”基金?希望本片的文章能帮大家揭开私募的面具,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德成智出,业广惟勤,小富靠勤,中富靠智,大富靠德,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世说新语》

                                                                                                      

      选择FOF的子基金管理人,最根本、最底线的一点是要求大家赚钱的理念是一致的,就是做投资、做资产管理,是要赚企业真正增长的钱,而不是赚炒作、讲故事、吹泡沫的钱。管理客户的资金,基金管理人的价值观和品德与业绩一样重要,甚至比业绩还要重要。这就像一个楼的地基一样,只有在坚实的地基上才能建造稳固的大楼。做事先做人,这个道理在任何行业、任何人的人生中都是最最最重要的事情,没有这个,不要谈其他。

       去年一波迅速起来的牛市给私募基金大发展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但是很多根本没亲自做过投资的人发行私募产品募集资金替客户做投资,这很可怕,这部分人是觉得可以出来迅速搞一把,赚了就值了,没赚做不下去了也没什么损失。这种投机的心态本身就反映出了管理人的基本价值观有问题,是不负责任的。

       私募机构的一个角色是资产管理人,另一个角色是个人创业者。第一个角色相对容易跟踪,但第二个角色才是体现人性根本之所在,这里包含了这家私募核心人员的人品、价值观、宽容度、合作精神、分享精神,正是这些才能造就他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第一个角色的展示。几个核心的合伙人是基于什么基础走在一起的,过程中是怎么磨合的,他们团队的稳固才是好的业绩产生的基础。在作为一家私募机构的同时也属于创业者,深知其中的各种艰辛和考验人性之处。比如某量化投资擅长的公司,A合伙人盗用了B合伙人写的模型后把B合伙人赶走,比如某主动管理擅长宏观对冲的私募,他的实际看宏观的团队集体出走导致业绩下滑。这些都是普通投资人、甚至金融业内的人士都不一定跟踪得到的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对业绩有着相对长期深远的影响,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绝不是等一等,给他们时间他们就能改善业绩的。

       个人合伙创业和大家原来所在的公募、券商资管等平台的有大集团股东背景的时候是完全不同的,现在私募的核心人物也多是其公司的大老板,能在原来公募的平台上做出出色的业绩,未必能够管理好一个公司或一个投研团队。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内容。还有,一些管理人奔私成名后,管理的规模逐步增大,除了考虑到他及他的团队投资管理的规模边界、投资方向的边界,更重要的是观察他在个人财富得到巨大增长后是不是仍旧视投资为他最感兴趣的事业,是不是公司就变得程序化商业化了,有一些已成名的基金经理已经慢慢的分心去投资影视公司、互联网公司等等,这些不是说一定不好,但是看他的精力在往哪方面转移,这些也对二级市场产品业绩有巨大的影响。所以,投资跟所有的行业都一样,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够既在艰难的时候坚持度过,在富贵的时候依然如故的坚持。这些也是投资人无法观测的内在因素。

       “管理人的品质、赚钱的根本逻辑”是非常重要的根本,这个基础如果是歪的,那么无论他取得过什么样优秀的业绩,这也是无法持续的,或者说这不是私募机构敢要的,因为里面蕴含了巨大的潜在风险,这种风险一旦爆发对客户而言是毁灭性的,绝不是市场简单短期下跌20%那么简单。在本质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致的基础下,再去寻找投资策略、投资研究方法、对选择标的的偏好等等不同风格的人进行投资从而分散风险。


只有纯粹与专注,才值得信赖与托付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只有纯粹、专注做投资的人,才值得将投资人的资金予以托付。什么叫纯粹?就是这些人是骨子里热爱投资(热爱投资和热爱金钱不是同一个概念),为了做好投资非常勤奋地去了解上市公司、去做基本面研究,投资收益对他们而言是第一位的。他们对自己管理的规模边界有着很深刻的认知,运营公司    并不完全是一种商业化运作企业的手段。

       纯粹意味着他们并不是整天算计我规模到多少亿我就能收多少管理费,而是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投资收益。比如,某私募公司A,要求所有的基金经理各自管理的规模都不允许超过30亿的边界,他们认为在这个范畴内才可以有效的替客户赚到合理的收益,他们希望在替客户赚取的收益中进行分成,而不是无限度扩大规模去赚取管理费。又比如,某私募公司B,愿意拿出大量的公司成本投入在研究团队的建设上,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防范大的风险和有机会覆盖到更好的企业标的,最终为客户投资到更好的公司赚取收益。

       专注意味着他的时间精力大部分都放在投资上。一个基金经理如果天天把时间和精力耗在这种对外的演讲和培训上,那么他什么时候做调研,什么时候能安静的思考投资,当市场发生突变时他怎么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

       自从有了微信,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和交流方式,我们都加入了很多群,基金经理也是。在很多知名券商的研究群里,里面不乏有知名的私募大佬,有些人无时不刻在微信中发表言论。这样的管理人是不敢加入FOF的基金核心跟踪池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知道这样的管理人用什么时间、用多少时间去做深入的研究工作。真正选择的基金经理,是不管取得什么样辉煌的业绩,无一不是低调、专心投资、心无旁骛、甚至有点不识人间烟火,投资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再有天分,也需要一如既往常年的用功,不敢懈怠。这才是优秀资产管理人的本质。

       其实客户经理或客户喜欢见到基金经理,非常可以理解,希望能跟他们做交流,随时听到他们对市场的看法也很正常,就像人们去医院一定要见到专家跟他们说几句人们才放心。可投资跟看病又不尽相同,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好的基金经理不愿意轻易到处乱说,是因为他们觉得必须是内心非常坚定相信的东西他们才肯说,如果随便应对了外面的培训,不是把自己的思绪说乱了,就是在敷衍受众。作为客户经理或客户如果有条件其实更应该多了解的是基金经理的风格、为人、理念,至于他短期对市场怎么看对自己在实际操作中毫无帮助,因为其操作也有可能千变万化,影响他们操作的因素非常繁多和复杂。所以负责任的基金经理不会给大家推介股票,因为即使他们看好了一家公司,他们操作的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分多次的买入,可能中间考虑大环境的系统性风险、考虑产品的总体仓位等等,都会做可能的波段操作。买入后股价也可能继续下跌,基于对标的公司深入常年的了解跟踪,他们拿得住,也懂得在突发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处理。这也是投资人选择专业的基金经理来管理资产的主要原因。


透过内在看本质,探究业绩背后的成因


       统计数据能告诉投资人,这个基金经理过去是什么样的,他管理的基金呈现出来什么特征,但是它不能告诉投资人这样的业绩是由什么组成的?是偶然还是必然?未来是不是可持续?他真正的投资风格是什么?这个基金经理是真的擅长于这种风格还是凑巧?

       一个专业做投资的人,其根本理念和原则变来变去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只有研究非常深入,他们才能有效固执地坚持度过其标的持有周期中比较痛苦的阶段。通过数据,投资人要去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是什么,与他的投资行为是否相符,是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比如,有的基金经理宣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通过精选个股来获取超额收益。但是,通过仔细的梳理真实交易数据,投资人会发现它过于频繁调整仓位,换手率极高,平均持股时间也比较短。显然,这位基金经理属于“言行不一”。比如,有些基金在某一年突然发生了风格漂移,仓位控制、行业偏好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变化不一定是坏事,但风格漂移往往意味着风险,投资人需要更多的时间对这位基金经理的新风格进行观察和确认。

       通过数据,还需要细致分析业绩背后的组成。投资人需要进一步细化分析收益率的来源,分阶段取数据进行交叉重叠分析。例如某基金经理在过去6~7年这个管理周期内,中间有一轮巨大的牛市,虽然总收益率看起来比较惊人,但是如果把牛市的阶段除去,你会发现他的年化收益比之前低了好多。这个时候就要判断,他熊市的周期跌了多少。比如2008年,市场跌了70%,这个人只跌了20%,结合他整体的业绩说明他回撤控制的很好;但是2012、2013年他的增长很小,说明他不是一个小盘股的风格。最终投资人就要判断什么大的市场环境下适合配置这个人的产品,配置他的产品在你的整个投资组合里需要给你起到一个什么作用。

       关于回撤,也经常有客户经理问到某个子基金的回撤到达多少,FOF基金就会马上赎回。这不是能一概而论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量化指标的意义不是机械地根据它做决策,而是给决策者决策提供一个参考。风控流程是子层短期跌幅过大时,需要马上了解原因,探究大幅下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然后才能做出是否调整的判断。曾经一个子基金大比例投资了某个上市公司,之后该公司停牌,停牌期间遇到了股灾3.0,按照指数收益法对停牌股票进行估值,这个子层产品出现了基金净值短期比较大幅的下滑。深入沟通后了解到他们对该上市公司有着非常深入长期的研究和跟踪,非常有信心在中长期有着优秀不俗的表现,最后的选择是继续持有。如果仅仅依靠量化指标,这个时候赎回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后来该公司业绩爆发带来的大幅增长,你的客户永远享受不到了。


投后管理,定性比定量更重要


       选择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其实选择的是他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不仅在于行业个股的挖掘选择和配置,更在于他们对其认为真正好的东西合理坚持的能力和卖出时点的判断能力。很多投资者经常听身边的人夸赞自己说搞到一只好股票,赚了多少多少,可是然后呢?这只股票获利多少你会卖出?卖出之后你投资什么?这样的成功是基于什么?这样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可复制性有多强?你敢把所有的可投资资产全仓投入么?这些都是投资管理能力的体现。

       在选择一个子基金管理人后,通常情况下,决定赎回或放弃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这就跟基金经理选择是否重仓买入一只股票一样,事前的深入研究是最好的风控。投资之前,需要从定量、定性对该子基金管理人进行多维度的考察和观测,慎重的决策。而投资之后,只要这个基金管理人的基本面未曾发生重大变化,那么投资人需要给他们时间,即使有短期的回撤,那也是需要承受的。当然,频密的沟通交流和跟踪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季度投资人需要对所有的子基金的业绩做一个详细的归因分析,分解它业绩的贡献是由哪些因子组成,投资动作是否存在变形等等。投资人需要看重的是基本面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包括:投研团队是否有重大变动,核心投资人员的稳定性,投资理念的一致性,管理规模是否超出了能力边界等等。


来源:果实资本 2016-05-23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